近日,汇溪镇喜获全国首个“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称号,一个小小的山区小镇,为何能摘下这块分量极重的“国字号”招牌?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个疑问,记者走进汇溪,走近汇溪“古建人”,看他们如何一代接着一代干,用匠心成就专业、以笃行开拓未来……
从“农民团”到“工程队” 汇溪人敲开了“古建门”
追溯古建历史,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黄大树可以说是“敲门人”。
1978年,28岁的山村青年黄大树听闻宁波天童寺要大修的消息,便只身一人踏上了求职路。可在天童育王整修办公室,泥匠出身的他被办公室负责人口中一连串的古建专业术语整蒙了。正当准备“打退堂鼓”回家时,他偶然发现,寺庙的围墙破烂不堪急需维修,于是,他又跑回去,敲开了整修办公室的大门毛遂自荐。这一跑,没白跑,细心的黄大树得到了工程负责人的赏识。
随后,他回家喊了从事泥匠、木匠、石匠、油漆匠等各行各业的27位兄弟再赴宁波,带着“老本行”在天童寺砌砖、叠石。而随着工程的深入,他们发现,这并不是普通的砌墙、打灶之活,所需用到的盖筒瓦、做戗脊、堆灰塑等技术,对于这群没有古建筑修复经历、没有受过技术指导、学历最高水平还不过初中的“施工队”而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作为“领头羊”的黄大树并未退缩。为了真正走进古建,白天,他趁着别的施工队中午休息的时间,冒着烈日酷暑,爬上正在施工的屋顶,去琢磨别人做好的成品,“偷”学老工匠的手艺。到了晚上,他将做工所需的材料挑到房间内,将“偷”来的技术反复练习,悟透后再教给队里的兄弟。更有甚者,为了检验自己的技艺,黄大树还会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跑到寺庙修复现场,偷偷去盖上两行,第二天再爬上去看看自己的“作品”还在不在,结果他每次都惊喜地发现:他的“作品”没有被拆除,这证明他的技术已经基本过关了。
不久,在一次整修办公室组织的例行检查中,重现原貌的寺庙围墙受到了检查组的高度表扬,黄大树率领的这支“农民团”也进入了检查组专家陆美玉等人的视野。得知黄大树的“偷”技故事后,陆美玉大为感动,当时,很多业内资深工匠都认为从事古建行业没有前途,毫无基础的黄大树却一心想踏入古建大门。陆美玉决定拉黄大树一把,她把他调到自己身边,教他古建知识,之后又调他去负责大雄宝殿的施工。
就这样,这支从农村走来的“农民施工队”凭着吃苦耐劳、好学钻研的精神,步入了古建殿堂,并逐渐在全国打响了名头,“临海古建筑修复工程队”也应运而生。
天童寺项目结束后,他们承接了宁波阿育王寺西塔的修复任务。这座塔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元代古塔,文物价值很高。当时的省文化厅文物保护委员会成员、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士仁多次来现场讲课都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修的是文物,是中华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你们的工作就是在保护中国的文化。”这让黄大树和他的农民团兄弟备受鼓舞。
为了不辱使命,黄大树除了见缝插针地向王士仁等专家请教,还翻阅了大量资料,没日没夜地琢磨修缮方案。塔刹是元代古塔的一个重要标志,但阿育王寺西塔的塔刹早已损毁,国内其他元塔保存下来的也很少,怎么才能高度还原塔刹?在一个老师的指点下,黄大树来到杭州飞来峰,在景区整整寻找了两天,最后在一个观音坐像上发现了有些神似的刹,马上惊喜若狂地拍了照片。以此为依据,结合专家的考证成果,终于解决了塔刹这一技术难题。正是在这样的“匠心”追求下,阿育王寺修复工程以极高的质量通过了由来自全国顶尖专家学者组成的验收组的验收,专家们评价黄大树和他的农民施工队已经修出了“国际水平”。
修复“塔里塔”湖州飞英塔时,黄大树和他的施工队发明了压力注浆法、角梁预应法、塔壁修补法、沿口借调法等古建修复技艺,其中角梁预应法还获得中国实用科技大奖赛一等奖。这些原来双脚沾满泥巴的乡村工匠,逐渐成为古建行业的一支主力军。
从“一团火”到“满天星” 工匠精神代代相传
随着古建筑修造技艺日渐精湛,“临海古建筑修复工程队”的队伍在壮大,越来越多的汇溪镇农民纷纷加入了古建“大军”。
农民出身的陈宗福从修天童寺开始就跟黄大树一块儿,现任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副总经理。从业40余年,他先后参与了阿育王寺下塔、湖州飞英塔、乐清市东塔、温州江心屿东塔、温州南白象塔等一系列古建筑的修缮或重建。谈到自己从事的职业,他充满自豪:“只要专注认真,农民也能干出大事业。”
陈先伟的父亲、哥哥都从事古建行业,本学木匠的他还未出师便受家人影响改行投身古建。如今,他也有着施工员、工程师二级建造师等多种“头衔”。黄昌敏本为一名泥工,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他不仅自己加入了“古建”队伍,还有意识地将儿子也培养成一名古建方面的人才……4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汇溪人”成为“古建人”;40多年来,从宁波的天童寺到苏州的灵岩塔,从清华大学清华园到安徽凤阳明皇故城,从马来西亚张弼士府邸到尼泊尔兰毗尼释迦牟尼诞生地的中华寺,汇溪古建工匠的足迹遍布国内外多个角落。
修旧如旧,初心依旧。谈及汇溪人古建筑修造的成功秘诀,黄大树认为,这还得亏“传帮带”的形式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工匠精神成功地传承与弘扬。
这在黄郑强的成长经历上得到了极好的印证。作为“新生代”的“汇溪古建人”,今年26岁的黄郑强的“古建梦”宏伟而笃定。他说,他之所以从事古建行业,很大原因是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高中假期,他都会跟着从事古建的父亲去公司的古建练习基地观摩。大学,他特地选择了古建相关专业,一毕业便如愿进了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现在,他正一边学习技艺,一边积极准备建造师职称考试。
目前,汇溪镇从事古建筑行业的人数达到了3000人,占全镇劳动力总人数的20%。全镇已有17名古建筑工匠被国家文物局誉为“中国传统建筑名匠”,35名被评定为古建筑高级营造师。另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由“汇溪古建人”所参与、主持修建的古建筑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00余处,各地市标志性建筑50余处,国外标志性文化建筑10余处。
从留住“颜”到留住“魂” 古韵小镇再添光彩
一条“巨龙”卧于村口,白灰粉刷的马头墙在蓝天下高高耸立,幢幢房屋风格迥异,古建筑博物馆、古建文化展示馆内,一件件古物静静地诉说着历史……初夏,走进汇溪镇政府所在的浚头村,一阵古风古韵扑面而来,这让记者进一步明白了这里何以能成为全国首个古建筑工匠之乡的缘由。事实上,汇溪古建能有今天的影响力,除了工匠群体的匠心笃行,也离不开政府这只无形之手的推波助澜。
这些年,无论是美丽乡村建设,还是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汇溪都紧盯“古韵汇溪工匠之乡”这一目标。如今,嬗变后的汇溪,正以独特的姿势呈现在大家眼前。村镇美了,古建文化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了培养古建方面的本土人才,汇溪镇专门开设了古建技艺讲堂,特聘古建大师黄大树先生为首席讲师,13名中国古建名匠为特邀讲师,为大家讲解古建营造相关知识,面向社会免费开班授课。“现在,我们的队伍里,90后的工匠少之又少,古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看着家乡的古韵渐渐浓了起来,黄大树等工匠打心底高兴,但高兴之余,他们也不禁为古建技艺无人接传而堪忧。“打响汇溪古建招牌,要‘内外兼修’,‘颜’和‘魂’兼备,花大力气去培养古建人才很重要。”针对汇溪古建工匠老龄化严重、学历偏低、精工技术较少等问题,该镇加大力度培养壮大古建工匠梯队。在工匠人才开发培养上实施重点培养、专业深造,围绕“老带新、新发扬”的工作思路,建立常态化、持续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我们以古建技艺学堂为载体,开展政、校、企三方合作,与中国美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建立双向培养机制。通过‘工匠库’专家开班授课,‘土师傅’‘一对一’指导、技能实训基地现场教学,培养出一批手艺强、本领高的专业古建工匠和高级人才。”据该镇党委组织委员王会青介绍,目前,这种机制已培养出40周岁以下的年轻工匠65名,均成功就业。近年来,汇溪镇还把重振古建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今年,该镇共谋划古建元素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5300万元。其中总建筑1.2万平方米的古建创意园二期和占地14亩的古建文化广场将于年底建成使用。目前,占地18亩总投资3000余万元的古建创意产业园也已完成第一期的古建产业实操基地建设。
“‘中国古建筑工匠之乡’这一殊荣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动力。接下来,我们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挖掘古建文化内涵,全力打造集古建装配、工匠培训、体验旅游为一体的古建特色小镇,努力让汇溪传统工匠建造技艺和保护技法得以传承和发扬,让汇溪‘后浪’推‘前浪’。”汇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林迪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