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秋季进补的注意要点

作者:临海市中医院中内科 丁艺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1年09月29日

  秋分之后,气候逐渐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有时气温仍较高。中医认为,热能伤津、伤气,燥胜则消耗津液。秋分过后养生保健应做好适当进补、平衡膳食、预防秋燥三方面。

  秋燥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皮肤以及肠道等三个部位。呼吸系统的秋燥症状主要表现为口鼻干燥、咽部干燥等。皮肤的秋燥症状表现为皮肤的干燥、瘙痒,甚至出现干裂、皮屑脱落等,尤其需要引起注意的就是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而肠道干燥则是表现为肠道津液不足,容易出现大便干结难解、便秘、腹胀等情况。在预防秋燥时应选用滋养润燥、益中补气的食品,如西洋参、太子参、麦冬、沙参、地黄、黄精等。

  “补”,一般是针对“虚”来说的,每种进补品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症,不是每个人都适宜进补,更不能觉得补品越贵越好,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因此与之相适应的补品也是不同的。有些价格昂贵的补品,并非对每个人都适合。应实用有效为原则,即老百姓说的“缺啥补啥”。秋季进补,就应针对凉燥进行,温润为主,不宜过于燥热,也不宜大补,中药滋补品种类较多,性能各异,进补之前,应先辨明气血阴阳及体质亏损的差异,针对性的补品,方能收到良好效果。倘若不分青红皂白乱补,人家补啥自己也跟着补,结果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不但无法增强体质,还可能加重病情,即使身体很虚需要进补的人,也要循序渐进,最好是先调理,后滋补。

  秋已过半,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人们选择食物的范围扩大了。这时,在膳食调配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平衡膳食,可以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适当进补,为过冬做准备。而秋季进补则应遵循“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原则,可以增加一些营养物质的摄入,如鸭肉、猪肉、鳖肉、乌骨鸡、鱼、禽蛋、奶制品等既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能增强抗病能力。而对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人群来说,可以常服健补脾胃的莲子、山药、扁豆、百合等。

  除此以外,秋季的饮食还应当注意“少辛多酸”,少吃辛辣发散之品,如辣椒、生姜、肉桂、花椒等。同时也要少吃煎炸烧烤等肥甘厚腻之品,这些食物易生湿热,损伤脾胃,加重秋燥。相反,可以多吃葡萄、石榴、柚子、山楂等酸性食物。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