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三台书院: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作者:林 立 徐三见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08月04日

  清同治六年(1867),临海龙顾山(今北固山)上,工人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一项改造工程。他们奉知府刘璈之命,要将一座破旧的福清庵改建成书院。

  建书院对临海来说,似乎算不上大事。但自从清初一桩冤案发生后,台州府的读书人一直在等这样一座书院,同时也在等一个带领他们重新“刷榜”的知府出现。

  经过一年劳作,同治七年(1868)三月,书院落成。

  这所先取名广文书院,扩建后更名为三台书院的学校,“脉搏”至今仍然有力。

  庸者所安,志士所耻

  冤案发生在顺治年间。

  郭曰燧时任台州知府,他在任期间以“贪”闻名。将离任时,他连临海的风景都“贪”,请人画了一幅《巾山胜迹图》带走。不知道哪位硬气的台州读书人,趁夜色在郭府门口写了这首诗:“腰缠十万宦赀丰,压扁黄堂两袖风。只有巾山抬不动,临行收入画图中。”

  贪字当头的郭曰燧,哪里会在乎一首讽刺诗。

  顺治十八年(1661),他以“欠白榜银”为由,抓捕了同为生员的临海亲兄弟赵齐隆、赵齐芳,在明知他们已还白银的情况下,不听申辩,也不管“生员不得杖责”的旧例,将生员赵齐芳活活打死。

  台州府学和临海县学两庠诸生因此群情激愤,要求退学,以示抗议。然而因为官官相护,抗议越往上呈报,效果越惊人。最终朝廷定性此案“拒粮鼓众、退职造反”。

  台州人水有澜、周炽以及赵齐隆、赵鼎臣(赵齐芳之子)、应鸿渐等68人被押解进京,水有澜、周炽被处以绞刑,4人死于狱中。赵齐隆、赵鼎臣、应鸿渐等62人各杖三十,遣戍东北上阳堡、开元堡、仁寿堡等地,其中赵齐隆等2人死于押解途中。

  此案最终被牵连者近400人,朝廷还罚台州“停试三科”,此后台州读书人彻底被边缘化,绝榜25年。

  200余年之后,同治三年(1864)十月,湖南临湘人刘璈成为了台州知府。他文官出身,师从著名湘军将领左宗棠,在大名鼎鼎的湘军中打磨出了刚毅品性。

  同为知府,刘璈对那位压制了台州读书人命运的郭知府是何心情,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竖立在北固山郑广文祠的一块碑文中,我们可以读出刘璈建立广文书院的初衷:

  “台阻山水为郡,汉唐以前,礼教不通上国,盖夷俗也。自公以广文谪此邦,官司户,毅然以兴文教、易风俗为己任。遂进其俊秀者,教以先王之道、伦常之义;由是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理学名臣,代不乏人。故至今诵公之德勿衰。”(刘璈《唐郑广文公碑》)

  刘璈提到的郑广文,即唐玄宗赞叹为“诗书画三绝”的郑虔。

  唐至德二年(757),当60多岁郑虔站在临海的山上,读着好友杜甫写给他的“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时,他的心情远没有后世台州人那样美丽。

  郑虔因在“安史之乱”中任伪职,平乱后被发配到了台州。当年的台州远离政治中心,读书还只是少数精英的选择。郑虔来台州时,“戴黄帽,着青袍”,被台州人当成了怪咖。你看不惯我,我看不惯你,出现了“一州人怪郑若齐,郑若齐怪一州人”的现象。

  然而,郑虔以一己之力,教书育人。因为他的努力,读书人变多了。之后,经唐宋进一步发展文教,台州成为了“家敦礼让,户尽诗书”的文明城市。

  在临海郑广文祠,馆长郑瑛中先生带领记者阅读印在正殿墙壁上的《广文勉学词》(摘录自清嘉庆《台城郑氏宗谱》手抄本,今藏三门县龙角山村),郑虔如是传达教育理念:“道本无涯,学焉可止!畏高者卑,畏远者迩。庸者所安,志士所耻……”

  郑虔所谆谆教诲的“庸者所安,志士所耻”,顺治年间被愤怒的读书人诠释得淋漓尽致,有志之士,鄙视的就是庸者的惫懒和贪欲。

  刘璈敬重郑广文,他知道台州读书人值得他认真对待。

  为了纪念,也为了激励,刘知府为书院取名广文书院。

  九年在任,台州永记

  北固山是个好地方!站在郑广文祠,瞭望临海城,你一定会产生和当年刘璈一样的感慨。

  刘璈选择在这里建立书院,是有“私心”的,因为这里和刘璈办公的台州府衙很近,他随时可在公务之余,前来巡视书院里学生读书情况。

  刚建立好的广文书院规模较小,“前为门,两旁为书舍,中构阁三楹祀文昌,两旁亦为书舍,周绕以垣,规模小就”。

  与普通书院不同,广文书院可谓是高级人才深造中心,生源都是已中举人的读书人,以及恩贡、岁贡、拔贡、优贡、副贡等五贡生。对于这间专为精英打造的学院,刘璈也是精益求精。书院于同治七年(1868)落成并投入使用。

  由于书院生员太满,且成绩斐然,广文书院又经历了扩建、整体重建。

  重建后的广文书院,“易向定位,与双帻峰相对”,并于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完工。因为“台州”地名是上应“上台”“中台”“下台”三组星而来,刘璈将广文书院更名为“三台书院”。因为书院里的学生们都是“举人”,而举人别称孝廉,“三台书院”又称孝廉堂。

  刘知府的关爱,不只对于精英。经他重建、扩建或整顿充实的书院有三十二所之多。最动人的是,他还在台州各偏远乡间建立了义塾八十九所,对所有贫寒子弟免费开放。

  那段时间,不同书院的学生们都会紧张一件事,那就是刘知府可能突然“暗访”前来检查学生的学业。行伍中历练过的刘璈,赏罚分明,学生们对他又爱又怕。

  不仅大后方得到了建设,刘璈还为学子们的“战斗前线”设立了完备保障。他会同京都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临海人陈一鹤等,拨款在北京买了5个院子,建了32间房屋,设立“台州会馆”,以供台州考生赴京投考旅宿之用。

  他当知府的9年时间里,“台之文教乃大振”(民国《台州府志》),在读书声中,台州人倾述着对刘知府的感念之情。

  对于刘璈,身为临海人的郑瑛中至今仍很感激。

  “从1646年到1911年的265年时间里,整个清朝,台州有104位知府,走马灯一样来来去去的这么多知府,台州人最感激的就是这位刘璈刘知府。”

  郑瑛中先生是郑广文纪念馆的馆长,按他故乡三门高枧村族谱所载,他是郑虔的第52世孙。传到20余世时,他的祖上从临海迁徙到三门高枧定居。而郑瑛中的父母则因工作来到了临海定居,他出生于临海。

  临海人懂得感恩,无论是对广文公,还是对刘知府。

  郑虔去世时,台州人悲痛万分,郑虔被礼葬于城东三十里白石墺村金鸡山。为了表达对郑虔“启蒙之功”的深情,台州的士人百姓特在郑虔的故居立祠纪念。清康熙年间,祠堂被迁移至北固山(一名龙顾山)八仙岩畔,人称“广文先生祠”。如今的郑广文纪念馆,从1987年开始为重修,1990年10月完工。

  刘璈于同治十一年(1872)卸任台州知府,此后历经波折,于光绪十三年(1887)去世。他的死讯传到台州后,台州的士绅们在光绪十四年(1888)夏间集聚临海东湖,为刘璈举行了公祭。此时距离刘璈卸任离开台州已过去16年,但人们依然怀念刘璈,为他流泪。文人们所写的众多挽联中,以王棻所作最有代表性:“有利必兴,有害必除,灵越山川齐整顿;无恶不惩,无善不显,明湖烟水永讴思。”

  文人们如此动情,是因为刘璈当年为台州教育播下的种子,在光绪年间有了大收获。

  “自乾隆三十六年(1771)至光绪三年(1877)这106年里,临海县无人上榜。而到了光绪年间时,台州有17人中进士,其中临海县有3人:马彦森、葛咏裳、傅彦瑞。而整个清代,台州府当时的六县——临海、黄岩、天台、仙居、宁海、太平,总的进士人数才38人。”郑瑛中感叹。

  对刘璈的纪念,一直延续到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早年间临海建有刘公祠,还有刘璈街(1952年改名劳动路,1997年改为府前街)。

  让人感慨的是,三台书院对临海学子的滋养,至今未曾中断。

  三台之光,百世流芳

  在郑瑛中陪同下,记者在紫阳街、若齐巷、继光街等老街漫步。走一路,聊一路,三台书院的前世今生,慢慢延展开来。

  临海的小巷子,是最生动的历史书。我们找到临海的若齐巷,这里是郑广文当年设帐授徒的地点,既是他办公所在的台州司户厅衙门,也是他当年的家。因为郑广文被贬台州,官衔是“司户参军”,若齐巷曾名“户曹巷”。

  沧海桑田,台州司户厅衙门所在处,现在已成台州医院骨科分院大楼。在若齐巷巷口,郑瑛中指着一块碑,念出上面的字:“唐台州司户厅若齐巷旧址,郑广文先生兴学教化处。”

  这块碑,是郑广文纪念馆于2015年竖立于此的。

  我们继续漫游,走到了台州医院的职工宿舍,穿过斑驳的楼宇,站在一方小池前。栏杆中间是斑驳陈旧的四个字“澡身浴德”。

  “这四个字刻于1907年。是简易师范科的训诫铭文,今天成为了台州学院的校训。”郑瑛中说。

  简易师范科和台州学院,都是三台书院在历史不同节点的不同化身。

  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廷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诏令各省、府、县分别设立大、中、小学堂。时任台州知府徐承礼遂改三台书院为三台中学堂,这是当时全台州第二所普通中等学校。校址在今临海市委党校,后扩至原台州市委党校及台州卫生学校,也就是今天的台州医院职工宿舍。

  改制后的三台中学堂,设普通科、文科、实科,修业期限为5年。后来,中学堂废除了八股文,但保留了经学,课程设置有国文、英语、算术、格致(理化)、历史、生物、地理、体操、音乐、图画等。

  在此之后,不断蜕变的“三台书院”融入了全新现代教育体系,脱胎换骨,重焕新颜。

  现如今,我们熟知的台州初级中学、台州学院、台州中学,它们的源头都可追溯到三台书院。

  时间流淌到21世纪,“广文书院”改名“三台书院”之后,因为三台书院的不断演变,广文书院虽然早已无影无踪,但它的名字却重新复活。

  2020年5月28日,台州学院在临海校区举行广文书院成立暨揭牌仪式,首届广文书院228名“弟子”行开班礼、发拜师证,标志着台州最高学府中的“书院制”育人新模式正式开启。广文书院,以通识教育为核心内容,实行两年制教育,每学年开学初,大一、大二学生可申请加盟书院。

  如今我们说起“台州中学、台州学院”,都知道它有百余年历史。溯源而上,源头的开拓者,是一位唐朝时的老人,他黄帽青衫,不顾病体,抛开荣辱,走遍台州乡野,谆谆教化人民。

  一千余年后,一个目光坚毅、文武双全的有为知府仰视着唐朝先贤,注视着台州学子,留下了名为“三台书院”的丰厚遗产。

  继续读书,好好读书,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纪念。

  参考文献:《唐广文博士郑虔丛考》/郑瑛中、《重振文教刘知府》/卢如平、《历代台州知府传略》/卢如平、徐三见、林大岳

  见微知著

  临海市博物馆原馆长、文史专家徐三见

  三台书院是台州知府刘璈在台州重建正学、东湖两所书院之后所建的第三所官办书院。刘知府在台州修建书院最多,但所花心血则莫过于三台书院。以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书院院址原为福清庵。福清庵草创于道光初年,时有一杨姓的尼姑,家资富饶,选址建庵于此,庵中盛集女尼。庵成之后,以陈兆寅为首的台州六邑士绅,认为此庵压迫府城龙脉,有碍一郡文运,联名详禀时之郡守,经官府批准,拟予拆迁。缘因其间地方多事,加上连年灾害频发,饥荒不断,百姓困苦潦倒,或避逃他乡,或啸聚山林,拆迁之事一直延宕了数十年未能实施。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率太平军入台,福清庵为战火所毁。次年太平军败退,台州“克复”。士绅罗宝琛等又禀请府县,阻止尼庵复建。同治年间刘璈任台州知府,庵尼又“以看守墙垣阶石”为借口,在原址上搭建起茅屋,意欲重建旧庵。刘知府获悉此事,遂即查阅旧案,同时召集率领乡绅到现场踏勘。经过勘察,大家一致认为该地“为府龙来脉”“宜建文昌阁以振文运”,于是以钱六十贯作为福清庵的地基补偿,“阶石墙垣概令拆去,遂集议鸠工,创建是院”。书院之建,始于同治六年(1867)十月,次年三月落成,“前为门,两旁为书舍,中构阁三楹祀文昌,两旁亦为书舍,周绕以垣,规模小就”。过了一年多时间,院中“肄业者又无虚席”,生员已人满为患,于是于同治八年秋,再行扩建,请乡绅陈瑞琳负责鸠工,在“阁后建楼五楹,为东西簃各三楹,附以庖湢,所计前后工料共用白金九百七十八两零”。扩建后不到两年时间,书院成绩斐然,入京会试者“已不下三十人”。刘知府十分高兴,欣喜之余,更感对台之青衿学子“不可不再加培植,以冀进而益上”,故而又将书院全部拆去,予以整体重建:“易向定位,与双帻峰相对。俯视左右护沙,重叠拱抱,愈元愈真,洵天然胜地焉。”主其役者为乡绅蒋振镛。工程于同治十年开工,次年告竣,气象为之一新。于此不仅可见刘璈对三台书院建设的重视,也凸显了他在台州任职期间,始终对“教民立学之心”的秉持不懈。

  三台书院与正学书院、东湖书院同为台州官办书院,但三台书院的办院宗旨则与正学、东湖及其他书院不同,它以培养“大考”型人才为主旨,所招生员以“孝廉”为主,“五贡(恩贡、拔贡、副贡、岁贡、优贡)附之”。所以,三台书院又称为孝廉堂。

  孝廉之制始于汉武帝时。所谓孝廉,是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之士,各级官僚将之举荐给朝廷,以之作为任用官员的一种制度。到了后世,实行开科取士,孝廉察举之制逐渐消失,“孝廉”便约定俗成地成了对那些有德望有才学而无官职者的一种尊称,在明清时也是对举人的一种美称。也就是说,三台书院的生源若非举人,即为“五贡”,都是出类拔萃的优等生、高材生。用现在的话说,三台书院是当时响当当的“重点”学校,而且是那时台州唯一一所“重点”学校。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