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历史风情
字号:    [打印]

唐诗临海问枢纽

——连接浙东、永嘉与海上诗路的台州郡城

作者:陈引奭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11月03日

  唐代,一个诗的王朝,凡往来者,多是诗人!他们沿着一条路、一江水、一湾海,一路远来,一路远去,一路歌吟。在他们的诗行中,临海,就如月下倒映在灵江的巾子峰,水流山不转,朦胧中似幻还真。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来过,奠定近体诗格律的“沈宋”(沈佺期与宋之问)来过,李白与杜甫也有诗远远寄过来。白居易的老师顾况是主动要求来的。春秋大儒啖助与陆淳也到这里做过官。在这里写的唐诗,有的流传到了日本,留在了日本重要的佛教典籍中。来到这里的,有些是曾经的宰相,有些后来当了宰相,比如来济、张嘉祯、裴光庭等;有些是宰相的朋友,有些是文豪的朋友,因此宰相们和文豪们的诗也寄到了这里,比如李德裕、权德舆、武元衡、柳宗元、元稹、钱起、皮日休、陆龟蒙等。在这里,雁过留声的唐代诗人名士还有郑广文、皎然、李嘉祐、许浑、任翻、姚鹄等。

  骆宾王被贬为临海县丞,来时心有不甘。骆宾王来到临海那一年是开耀元年(681)。为排遣寂寥,他或策马四处,或束马登高。当时的临海到处一派天然景致,“攒峰含宿雾,叠巘架寒烟。百重含翠色,一道落飞泉。香吹分岩桂,鲜云抱石莲”。然而,诗人的内心是复杂的。后来,他写了那首《久客临海有怀》:“天涯非日观,地屺望星楼。练光摇乱马,剑气上连牛。草湿姑苏夕,叶下洞庭秋。欲知凄断意,江上涉安流。”此后,他的命运发生转折,他离开临海投到徐敬业门下,写下了名留千古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沈佺期也来了临海。据宋嘉定《赤城志》载,“唐沈佺期,□□中至,其诗有‘昔尝游此郡,三霜弄云岛’之句”。这里的年份漫漶了,据推测,大约是唐神龙年间(705—707)。“祚圣院,在州东北一里一百三十步白云山下,旧名白云。《传灯录》:唐欣禅师尝受业焉。沈佺期《饯台州刺史序》云‘怀白云之兰若’,盖指此也。”“龙兴观,在县东北三里,沈佺期为之记。后废。”从这些记载可知,沈佺期在临海待了3年,也做了些事。

  唐代诗人中,“沈宋”齐名,沈是沈佺期,宋是宋之问。据唐《封氏闻见记》记载,“垂拱四年三月,桂子降于台州临海县界,十余日乃止。司马孟诜、安抚使狄仁杰以闻,编之史策……宋之问台州作诗云‘桂子月中下,天香云外飘’……”这个记载澄清了一个事实,“桂子月中下,天香云外飘”写的不是杭州,而是临海。

  孟浩然笔下有“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之句,李白也写下了“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其实,“临海峤”的名声源于谢灵运的《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与从弟惠连可见羊何共和之》。谢灵运伐山开路,沿剡溪到永嘉,留下一路的诗行。临海峤是他前往永嘉的站点。对于唐代诗人而言,先秦与汉晋时期的文学作品是他们启蒙读物,长大后,跟着书本去旅行,“沧海度余生”“仗剑走天涯”是他们的人生理想。于是,临海峤也就成了许多文人生命里沧海天涯中的一个小目标、一个必经的枢纽。

  杜甫的诗是远远寄来的。他写诗是为了一个人,他怀想的一个人,这人就是后来被尊为台州“文教先驱”、有“诗书画三绝”之称的郑虔(郑广文)。郑虔因安史之乱被贬台州,杜甫怀念有师友之谊的郑广文,于是屡有诗来,诗中也满是关切与忧心,如“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又如“天台隔三江,风浪无晨暮。郑公纵得归,老病不识路”,再如“郑老身仍窜,台州信所传。为农山涧曲,卧病海云边。世已疏儒素,人犹乞酒钱。徒劳望牛斗,无计劚龙泉。”

  顾况是白居易的老师,“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就出自其口。后来,白居易上了庐山,顾况来了临海,临海因为此成为顾况人生中的一站。客寓中,顾况练就了一手画海上山水的本事。唐李绰的《尚书故实》中载:“顾况,字逋翁,文词之暇,兼攻小笔。尝求知新亭监,人或诘之,谓曰:‘余要写貌海中山耳。’仍辟画者王默为副。”宋嘉定《赤城志》载“新亭盐监,在临海县东南六十里,今废”。顾况有《临海所居》诗三首,其中写道:“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这里的双峰兰若也就是今天的巾子山与龙兴寺。

  鉴真第四次东渡途中曾住锡临海龙兴寺。他的弟子思托也曾驻此3年,并学会了夹苎塑像。后来,师徒同抵日本,不但带去了佛家经典,也带去了大唐的文化,特别是大唐的诗。思托还制作了鉴真干漆夹苎坐像,现成为日本国宝。日本僧人最澄于贞元二十年(804)渡海求法,在临海受到台州刺史陆淳的礼遇。陆刺史安排他在龙兴寺学法、抄经、受戒,并安排他巡礼天台山。在最澄将要离开时,还组织茶会相送,其间留下了许多诗文。最澄后来将之收于《显戒论缘起》中,流传至今。这是中唐时期发生在台州临海的一件重要文化盛事和外事活动,陆刺史签署的通关文牒也成了日本国宝。

  姚鹄于咸通十一年(870)成为台州刺史。他留有《送僧归新罗》:“渺渺万余里,扁舟发落晖。沧溟何岁别,白首此时归。寒暑途中变,人烟岭外稀。惊天巨鳌斗,蔽日大鹏飞。雪入行砂屦,云生坐石衣。汉风深习得,休恨本心违。”唐代,临海一带与新罗多有交往。宋嘉定《赤城志》中的州境图里,临海有“新罗山”“新罗屿”,黄岩也有新罗市。传说中,地藏菩萨的化身、新罗王子金乔觉从朝鲜半岛渡海而来,登陆之地也在临海一带。所以,这凭海临风的临海无疑是连接东南海上如扶桑、新罗之国的枢纽之一。

  许浑到临海,一方面是因为年少时的遇仙之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的山水环境好。他少年时读书太过辛苦,身体有些羸弱,所以前来悉心养病。其在《陪郑使君泛舟晚归》中写道:“南郭望归处,郡楼高卷帘。平桥低皂盖,曲岸转彤襜。江晚笙歌促,山晴鼓角严。羊公莫先醉,清晓月纤纤。”诗里,城池宛然,一如当前。

  朱庆余的《台州郑员外郡斋双鹤》有“丹顶分明音响别,况闻来处隔云涛”之句,大概这里的福地仙山可以为梦、方便驾鹤,所以任蕃来了临海3次,住了10年,还为巾山留了3首诗,于是“任蕃三过”成了千古佳话。一天,任蕃在巾子山禅寺的壁上题了一首诗:“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映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离开百里后,他忽觉“前峰水映一江水”不算精美,也不合乎情理,遂改“一江水”为“半江水”,并立即返回禅寺。回到庙中一看,壁上的诗早被人如此改了。一字之改,成为传诵至今的文人雅事。

  放荡不羁的临海才子罗虬曾作100首《比红儿诗》,让后人看到这里的奇才。

  千余年前的临海,山水与城池相依,白云远岫,鸥鹭松鹤时相往还。因为唐诗,官员文人、僧侣士俗在笙歌鼓角与琴韵茶香中讽诵不息。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