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视觉 >> 摄影
字号:    [打印]

临海藏书家的故事

作者:黄菊珍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3年12月01日

  “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这是人们对我所生活的小城临海的美誉。每每想起,我心中便生出一种强烈的自豪感。

  其实,唐朝时期,台州府尚属蛮荒之地。当时的大文豪郑虔(郑广文),是杜甫的好朋友,被贬谪到此地时,杜甫曾饱蘸笔墨,不无忧伤地写下赠别诗:“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为台州的偏僻、为老朋友漂泊不定的人生担心。而郑广文,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大力开展台州教育文化之先河,这才有了后来台州文明的快速发展。

  近日有幸去图书馆听了一场主题为《临海趣事:临海藏书家》的讲座。主讲人彭连生先生是我的老同学,一个痴迷于文物研究及碑拓技艺、充满人文情怀的专业型人才。

  在听讲座前,我不知道,这数百年间的临海,竟然有如此多灿若星辰的文人,因为热爱文字而建立了一座座藏书楼,也因此,让许多珍贵的古籍有了安身之所。

  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自然离不开书籍的功劳。从北宋台州陈贻范、陈贻序兄弟建“庆善楼”,开了台州藏书楼之先,后来者络绎不绝,而陈氏家族的这一风气,延续了300年而不衰,并且藏书量不断递增。他们为当地文化的赓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讲述众多藏书楼主人及他们与书有关的故事时,彭连生如数家珍,滔滔不绝。说到动情处,更是激情澎湃。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台下的听众听得聚精会神,如痴如醉。

  从这堂讲座中,我总结出三个“最”:

  一、最令我遗憾和惋惜的,是大多数藏书楼的倾颓和无数古籍的消失殆尽。

  人们常说“富不过三代”,对于藏书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就像更楼上郭的郭协寅,他的八砖书库曾经令多少人羡慕,可是,他的独子早逝,郭家后继无人。郭协寅晚年家道中落,入不敷出,无奈,只得将自己的收藏尽数卖与他人。连一代都传不下去,更不用说传世了。

  在那没有刊印技术的年代,许多书籍仅靠抄本流传,尤显得珍贵。尽管那些爱书的人用了洪荒之力来尽量保全书籍,但大部分古籍随着时光的流逝,难逃厄运。有的遭到变卖,不知流落何方;有的遭到火毁,尽付灰烬。

  让我最哀惋的,是近代东塍屈映光家书楼“精一堂”的零落史。其主人曾身为国民党高官,有能力也有实力,所以收藏了许多精品书籍,但在那特殊时期,尽管主人迁居台湾,但他的故居,包括藏书楼,却难逃厄运。无知的人们,要么把成册成册的古籍撕毁,要么拿回家当成引火之物,一根小小的火柴闪过之后,这些珍品犹如片片翻飞的蝴蝶,刹那间,化作尘烟远去。想想,真让人痛心不已。

  还有,小停云山馆,在同治元年太平军撤离台州时,有贼人乘乱夜间入馆,楼为烛火所毁,藏品损失殆尽。黄瑞的爱日草堂、述思斋则因为大水淹没,毁损严重。

  等等例子,不胜枚举。这不但是书楼主人的悲催,也是天下读书人的悲催。

  二、最令我感动的,是著名藏书家项士元的爱书情怀。

  项士元是临海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年间,从小聪颖好学。他的人生经历十分丰富,曾在杭州从事过新闻事业,创办过多种报刊,也曾在家乡创建学校,并在多所中学、大学担任过教师及校长。他博览群书,平生不但酷爱读书,还广泛收集、购买古籍、文物。

  他是台州历史上私家藏书集大成者。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为临海保存了700多种台州历代乡贤著述及地方文献。从1918年开始的30余年时间里,他先后将毕生所收集、购买的总数不下3万余卷的书籍、4箱名人字画和15箱文物,无偿捐献给了临海图书馆及临海文管会。可以说,如果没有项士元的籍藏和努力抢救,就没有今天临海古籍的宏富。

  三、最令我着迷的,是这些藏书楼诗意的名字。

  比如,洪颐煊的“小停云山馆”,其名的由来应该是大诗人陶渊明的诗。陶渊明有《停云诗》四章,诗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题下自注“停云,思亲友也。”主人取此名,大概表明其性好友朋的意思吧。“停云”,也让人不禁想象,这片天地的清幽与静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比如,沿江亭山村曾士瀛的“某(梅)石轩”,据彭连生介绍,那是因为他家的庭院里,左边有一座太湖石,右边则栽有一树梅花而得名。想想,在寒冷的冬夜里,梅花散发着幽幽的暗香,有月光如水洒在庭院中,从书楼望出去,是否便应了“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意境?真的是太浪漫了。

  还有,江南三姓村的黄瑞,他家藏书楼有好几个,其中有命名为“述思斋”的,“述思”意取司马迁“述往事思来者”之闳识孤怀。郭协寅的“八砖书库”,则是因为家中藏有八块汉代的砖而命名,俨然透着一种自豪与霸气。

  再随便看看,“红杏轩”“荫玉阁”“忆绿荫室”“秋籁阁”“玉溪小筑”等等,单从名字听来,就承载了满满的诗意,足以让人陶醉,引人无限遐思。中文之美,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藏书楼,绝大多数已消失在历史的风烟中,令人遗憾与惆怅。所幸,如今,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政府正不遗余力地对一些即将坍塌的藏书楼进行修缮与保护。比如,河头下湾村叶书的“荫玉阁”,已被修旧如旧,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这样写道:“在文化沟通便捷的现代,它(指藏书楼)的主要意义已不是以书籍的实际内容给社会以知识,而是作为一种古典文化事业的象征存在着,让人联想到中国文化保存和流传的艰辛历程,联想到一个古老民族对于文化的渴求是何等悲怆和神圣。”

  在我看来,它更是一种文化的图腾,有机会应该多多亲近、仰望才是。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