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人体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能够直接降低血糖的物质,即一种肽类激素。它就像“搬运工”,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没有它的帮助,机体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生命也将无法维系。当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出现障碍时,就会导致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进而影响正常生理活动,这便是糖尿病的成因。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口服降糖药可能不足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造成高糖毒性,此时便需要补充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能够帮助身体平衡血糖,解除高糖毒性,改善病情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适时使用胰岛素有哪些益处?
研究发现,华裔美国人的胰岛细胞功能显著低于非西班牙裔白种人,且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远低于西方人群,这也说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缺陷的特征更为突出。因此,中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胰岛功能差、容易出现β细胞功能衰竭的特点。适时使用胰岛素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血糖,从而解除高糖毒性,有利于胰岛细胞功能的恢复,并且可以使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一定时间内不用或少用降糖药物就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于肝肾功能有问题的患者,胰岛素是首选的降糖药物。同时,胰岛素也是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首选降糖药物,是手术期、感染期或合并妊娠等特殊时期的推荐降糖药物。
胰岛素会上瘾吗?
其实,使用胰岛素根本不存在上瘾这种说法。因为胰岛素是人体胰腺自身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正常人身体内都有,没有成瘾性。即使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注射胰岛素,也是病情需要,不存在成瘾的问题。
使用胰岛素是不是意味着病情严重?
病情轻重应根据血糖控制水平来判断,而不是用药种类。胰岛素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工具之一,使用胰岛素并不意味着病情严重。在恰当的时机使用它,才能更好地保障身体健康。而且,有些患者在特殊情况下不适合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接受胰岛素治疗有助于血糖长期达标,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或发展,控制病情进展。
接受胰岛素治疗是不是意味着可以大吃大喝?
不可以。要想血糖控制得好,不能只依靠药物,科学的日常生活管理还是必不可少的。
1.平常饮食应尽量做到控制总热量摄入,以维持理想体重。
2.平衡膳食,使各种营养物质摄入均衡。
3.定时、定量、定餐,并坚持少量多餐。
4.不可以盲目地大吃大喝。
可以自行中断治疗吗?
这是不可以的!当血糖逐渐升高时,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会感觉到不舒服,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血糖控制得好。大部分非妊娠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经过胰岛素治疗血糖稳定后,是否停用或调整胰岛素,应在保证血糖长期达标的前提下,在良好饮食、运动配合的基础上,由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合理应用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但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哪一种胰岛素及如何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