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临海,逐浪立潮头

作者:本报评论员  来源:  时间:2025年07月18日

  时光如箭,上半年的成绩单已尘埃落定;岁月如歌,下半年的奋进曲已然奏响。临海这座千年古城,从来不是历史的标本,而是奔涌的长河——上半年用实绩证明“古城能破圈”,下半年更要用拼搏诠释“实干可登天”。

  上半年的文旅突围,堪称“破茧成蝶”的典范。临海以“千年古城复兴”计划破局,在府城青砖黛瓦间写下“文化是最好的流量密码”。今年春节,台州府城接待游客超157万人次,前三天游客数登顶全国古城古镇类5A景区榜首;“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百强”中,临海以99.89分跃居全国第四、浙江第一。古城墙上的青苔历经千年仍葆生机,恰如临海的文旅活力——传统从不是包袱,而是可不断刷新的起跑线。

  产业经济的跃升,彰显“硬核实力”的底气。实体经济是根,创新驱动是魂。汽车机械、时尚休闲、现代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加速向“百亿龙头、十亿板块、亿元群体”迈进,发展势头正劲的临海企业共同诠释着“股份合作经济发源地”的生命力。头门港的巨轮鸣笛昭示:从“公铁水联运”国家示范到中欧班列“台州号”常态化,开放的胸怀有多大,发展的舞台就有多广。

  成绩是里程碑,更是起跑线。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的区域竞争已非“慢步走”的跟跑,而是“百米冲刺”的较量。临海的清醒之处正在于:文旅爆红后如何避免“昙花一现”?产业升级中怎样打破“路径依赖”?答案只有一个:把“成绩归零”当常态,让“持续精进”成为习惯。

  下半年的文旅深耕,需“绣花功夫”与“战略眼光”并举。要深知“流量易逝,留量难得”,打好“基因解码、活化传播”组合拳,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文,大力发展文旅首发经济、赛事经济,办精办好柴古唐斯括苍越野赛等品牌赛事,谋划推进梅浦秘色特色街区、西门街早市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第五大古城”。

  产业升级的攻坚,必须啃下“硬骨头”。“创新是第一动力”要转化为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长曲线。全市上下要继续以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行动为主线,全面推进“五大突破”、打造“三大示范”,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氢能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十大产业平台矩阵,让产业发展成为临海奋进GDP千亿强市的“硬脊梁”。

  民生改善的答卷,要写在“群众的心坎上”。发展的温度,取决于民生的刻度,教育医疗的优质均衡、养老服务的贴心便捷、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都是“幸福临海”的核心指标。要牢牢抓住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核心关切,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加快完善“15分钟公共服务圈”,真正把城乡社区和美乡村打造成为全龄友好的温馨港湾。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下半年的征程上,愿我们以“古城墙般的坚韧”直面挑战,以“灵江水般的奔涌”勇闯新路。当每个临海人都成为“追梦人”,这座城市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更快、更高、更强”的新纪录——千年古城的新传奇,永远由实干者书写,由奋进者铸就!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