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生活 >> 健康
字号:    [打印]

科学应对儿童发热

作者:市一医院儿科 胡思君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孩子发烧是每个家长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但很多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热就非常紧张。其实,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生理反应。

  儿童发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要科学应对孩子发热,首先需要了解发热的机制、原因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会识别这些入侵者并释放致热原(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使体温调定点升高。这一过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肌肉颤抖(寒战)和代谢加快来增加产热;二是通过皮肤血管收缩来减少热量散失。发热对机体既有益处也有风险:一方面,适当升高的体温能增强免疫细胞活性,促进抗体生成,帮助身体更好地对抗感染;另一方面,高热(超过40℃)可能导致热性惊厥或代谢紊乱,婴幼儿还可能出现脱水等不适。

  儿童发热的原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其中90%以上是由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包括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流感、幼儿急疹、手足口病等)、细菌感染(如中耳炎、肺炎、尿路感染等)以及其他感染(如支原体肺炎、结核病)。非感染性原因则包括疫苗接种后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风湿热)、恶性肿瘤以及中暑或捂热综合征等。

  孩子体温多高算发热

  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需要根据测量部位而定。如果肛温超过37.5℃、腋温超过37.0℃或耳温超过37.3℃(需注意耳温易受环境影响,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即可视为发热。

  根据体温高低可分为低热(37.5-38.0℃)、中热(38.1-39.0℃)、高热(39.1-41.0℃)和超高热(超过41.0℃)。而是否需要立即就医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症状综合判断。一般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必须立即就医,3个月以上儿童若出现反复发热、精神萎靡、呕吐、皮疹、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或高热持续不退、退烧后状态仍不佳时,也应及时就诊。

  在家护理发热儿童时,家长可以做些什么

  在家护理发热儿童时,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合理使用退烧药,当体温≥38.5℃且孩子有明显不适时,可选用布洛芬(6月龄以上)或对乙酰氨基酚(需按体重计算剂量),但要注意退烧药不能缩短病程,仅能缓解不适,切勿重复使用。其次,可采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进行物理降温,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以免引发中毒。同时要保持环境凉爽,适当减少衣物,避免捂热。此外,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给予温水、母乳或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饮食方面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粥、面条等,不要强迫进食。若出现高热惊厥,应让孩子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发作时间和表现,切勿掐人中或往嘴里塞东西。

  很多家长担心发热会“烧坏脑子”,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单纯发热不会损伤大脑,真正可能导致脑损伤的是颅内感染(如脑炎、脑膜炎)。因此家长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伴随症状,如出现持续精神萎靡、剧烈呕吐、头痛、频繁惊厥等症状,或小月龄婴儿出现前囟隆起时,要警惕颅内感染的可能。

  总的来说,面对孩子发热,家长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要记住发热是免疫系统的正常反应,不必过度追求退烧,孩子的整体状态比单纯的体温数字更重要。在护理过程中,既要科学应对,又要避免过度干预。当出现不确定的情况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通过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护理,大多数儿童发热都能得到妥善处理。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