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暑期里,我读了《少年读家风·踏着英雄的足迹》这本书,书里讲述了百余年来革命先驱、革命先烈们的家风故事,这是爱国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和永恒的精神遗产。在书中,我看到了把节气留在人间的方志敏、像钢铁一样坚强的杨靖宇、宁死不屈的赵一曼、誓将真理传人寰的夏明翰……这些英雄敢为人之不敢为,敢当人之不敢当。他们坚强刚毅,屡败屡战,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用鲜血捍卫正义,用生命换取和平。
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家风故事,让先烈和英雄的形象更加清晰。他们的精神如明灯提醒着我们,同时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家的家训:“贵自勤中来,富从俭处得。”身为基层党员干部的爸爸曾说,新时代家风建设要发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并以之为基础,塑造属于我们周家的优良家风,用实际行动来立德立身。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家的“万能水桶”。这水桶并不是功能多,而是可以装“万能之水”。每天洗漱,爸爸都将洗完脸的水倒到桶里;每次烧饭,奶奶也会将洗菜洗米水倒到桶里;每次家里大扫除后,妈妈都会将脏水污水也存储到这个水桶里。终于有一次,我眨巴着小眼睛问妈妈:“妈妈,为什么你跟爸爸都要把用过的水存放在水桶里呢?”妈妈笑着说道:“姝妤,你来看看这个水桶的大妙用吧。”只见妈妈将水桶拎起来,把装着满满当当的水“哗”的一声倒进了马桶,“你看,这样我们是不是实现了一水多用,又减少了马桶用水量?”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老师教导我们的勤俭节约啊!妈妈,我以后也会跟你们学习,从不浪费一滴水开始做起。”至此之后,我每次洗完脸、洗完手,都会自觉地把水倒进“万能水桶”里。
勤俭节约在生活中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是我家的“传家宝”。家风细如雨,润物细无声。我们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形成家庭凝聚的合力,为实现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贡献力量。
指导老师蔡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