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惊闻噩耗,著名辞赋家、诗人、学者、浙江省文史研究馆资深馆员、西泠印社社员王翼奇先生因病不幸辞世,享年84岁。文坛星陨,不胜悲痛。
大概是在10多年前,偶然在《钱江晚报》上拜读到《重修杨公堤碑记》,当时,眼前一亮。这碑记写得太好啦!历史与现实时空对接,用典与美景完美融合,可谓天衣无缝,不露一丝痕迹,非大手笔不能为!是哪位高人手笔?一看作者:王翼奇。于是,王翼奇这三个字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前几年的一天,我看到“小楼诗词”群主章雪芳女士组织的一个活动中有点评嘉宾王翼奇,一下子就唤醒了我的记忆,这王翼奇一定是写杨公堤碑记的王翼奇。于是就向章雪芳要王翼奇先生的联系方式。章雪芳起先心存戒备不告诉我,问我找他有什么事,还说王翼奇先生一般不告诉别人,也不希望朋友把他的电话号码告诉别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骚扰。这点完全可以理解,我随即说明了情况,她看我虔诚,经过王先生同意后就告诉我他的电话号码。那时已是夜里8点多,我在外面散步,估计老先生应该没有休息,我立即打电话过去,自报姓名,表示仰慕之情,详述自己读了《重修杨公堤碑记》后的感受。那一夜,电话中,我一边散步一边聊,聊了很多,聊书法,聊诗词,聊各种社会现象。诗词方面皇冠体育在线_澳门皇冠体育【官方直营】的是听他说,娓娓道来,不紧不慢,足足聊了半个小时左右,受益匪浅。考虑到老先生可能要休息了,我就问有没有微信。他说自己没有微信,年龄大了,不会用,有事电话联系就好。我问他通讯地址时,他说,寄到浙江教育出版社就行,离他住的地方不远,每隔一两天他就会去取。
过了十几天,我寄去了自己的一些资料,还有七八首用彩笺抄写的从网上搜的先生诗作。四五天之后,我又打电话给先生,问他有没有收到。他说自己前天刚收到,你的书法很好,年轻有为,后生可畏。我连说谢谢,我说我也不年轻了,过两年就60岁,要退休了,在你面前是小年轻,在年轻人面前也是个老年人了。他说,你的榜书笔力雄健,气魄宏大,难得!有点像沙孟海,但又有自己的东西,尤其信札的“二王”小字,典雅清新,非常精彩,很喜欢!抄写的诗词也赏心悦目,非常漂亮!我笑称,您过奖了,是您的诗好,才激发了我书写的欲望和创作的快感。我说您不但是当代诗联辞赋大家,也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社员,请您多多指教,指出不足。他说好吧,就送你一句话:不断学习,继续努力。
他说:“说到西泠印社,大家都知道,不但是刻印的,更有书画的、诗词的,以学问立社,大家就以为我会做一些诗词辞赋,有一年的雅集序言是我写的。实际上,书法我以前在家乡写过、学过,半路出家,半途而废,以前年轻的时候,学的是裸体(罗体)。”我一听,呆了,什么裸体?他说:“你可能听呆了,我以前在老家福建跟罗丹先生学过,所以当有人问时,我就说学过裸(罗)体,‘裸’与‘罗’谐音呀。”
说到罗丹先生,我不禁想到,上个世纪的1983年《书法》杂志曾专门介绍过罗丹先生,刊发了厦门大学美术系教授余纲撰写的《独辟蹊径自成一家》一文,全面介绍罗丹先生的书法艺术成就。对于这篇报道,我印象深刻,因为那时候,书法类报刊就这么几种,我们都是看了又看,还把一些文章、图版当课文来读。王翼奇接着说,书法,后来就没有好好临习,荒废了。诗联出去采风或雅集时,有人希望他写下来,留作纪念,或友人索要,不怕笑话,不藏拙,就随写随丢了。我说,您眼光高,学问渊博,不论技法,随手写来,片纸只字,书卷气息,溢于行间,故大家喜爱。待您方便时,请撰写一副对联可以吗?他说,好的。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打电话给他。他说对联已经想好了,只是现在没地方写字,家里比较乱,且空间狭小,待有地方再写。先生还一再谦虚,说自己字不好,不好出客。我说,先生太谦虚了,我就很喜欢先生的字。没多久,他就发来短信:我拟撰一联以应雅嘱,兹发上联稿,如蒙许可再书之,联:翰逸神飞,书之极致;兰馨蕙馥,王者幽香。(上联即用君家孙过庭论书名言,嵌逸之大名;下联以兰蕙生发,盖兰为王者香,取“者”以与“之”虚字为对)
现在,王先生走了。每每捧读斯联,不禁黯然神伤,眼泪潸潸而下。我与先生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先生的学问人品深深感染了我,激励着我不断学习。
王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