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人文 >> 文学
字号:    [打印]

江下渚的那些事儿

作者:何达兴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4年09月13日

灵江中的江下渚。许小华摄

  大浪淘沙,沙堆成渚。长期以来,灵江中的流沙,有的被冲向远方,有的则沉淀下来成为沙渚,其中面积最大的沙渚,就是台州府城外的江下渚。

  一

  古谣曰:“彭公屿涨出宰相,破石湖穿出状元。”(据史料记载推断,彭公屿就是今江下渚,宰相为谢深甫。破石湖,即今日山下的鼓楼水库,状元为王会龙。)按这两句古诗解读,江下渚的形成时间距今已800余年。

  从南宋起,江下渚积沙的面积越来越大,并慢慢地将灵江水分为两股支流,南流称小港,北流称大港。清中期至民国初期,北港宽150余米,航道较浅;南港宽40米左右,航道可深达7米多,但在木帆船时代,主航道仍在北港,到了机轮时代,遇到小水期北港水位更低时,则行南港,所以两港是因时制宜交相使用的。据祖居江下渚的金孝川谈起:南港,1978年开始出现严重淤积,1980年停止航运,1982年成了沼泽地。

  二

  处于灵江中的江下渚,略呈长三角,长1600米,宽400多米,面积1000多亩,其中耕地面积700多亩。渚上有座大瀛洲,又称文昌阁,这是台州知府刘璈于清同治九年(1870)建造的。

  1962年9月3日至7日,临海遭受14号台风袭击,总降雨量409毫米。灵江水位升到12.1米,破历史水灾纪录。洪水入城,水深及胸。此时,江下渚的文昌阁未进水。

  大瀛洲位于江下渚的最高处,其基础用石块砌成,约高出地面4米,直径18米左右。石板铺地,四周设石板护栏,各石板之间嵌着一根根不同造型的石柱,如荷花、狮子、猴子、金蟾藏宝盒等。石碑上刻的“大瀛洲”三个字,每字约45厘米见方,苍劲有力,镶嵌在石砌基础的正中。大瀛洲上面建文昌阁,分为三楼:一楼和二楼的东、南、北三边都砌有砖墙,只有西边开着花窗,与巾山塔遥遥相对。三楼的四面墙上都装饰着花窗,透气明亮,可环视四方。文昌阁顶上四角翻爪,内部雕梁画栋。文昌阁的三个楼层,从一楼起分别供奉着赵元帅、魁星和文昌3尊神像。文昌阁,1962年3月被雷暴刮倒,1963年在原地基上建了5间小队屋。1991年江下渚群众将小队屋当佛殿,重塑了赵元帅、魁星和文昌3尊佛像。2007年正月,佛殿被大火烧毁。同年5月,重建3间佛殿并重塑3尊神像。从此,冷清的江下渚变得热闹起来。

  三

  据说,历史上首位到江下渚居住的人,可能是当时管理育婴堂土地和四周花木的一位来自白水洋黄坦的男性公民,后来移居章家溪。其次是金礼林,祖籍是西乡张家渡,其父年轻时,离开张家渡到城南章家溪落户,并生下儿子金礼林。清末时,金礼林从章家溪迁到江下渚。当时的江下渚,除了文昌阁,还有5间二层楼的育婴堂和洪氏家的5间“望地屋”,此屋为管护育婴堂和洪家土地人员的住房。金礼林则选择在此栖身,这也是当年建文昌阁时的木工作场。可见当时育婴堂和洪家在此都有一些土地。金礼林的孙子金孝川至今仍守卫着大瀛洲。再次是叶小保,他原住下桥村。当时,叶家在江下渚也有一些土地,为方便种地,大约于民国初期迁到江下渚,并入住洪氏家的“望地屋”内。如今,叶小保的孙子叶再林仍生活在江下渚……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户卢姓和一户许姓分别从大田刘和水洋迁来。这两户人家在江下渚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大约在2000年前迁走。江下渚人数最多的时间是20世纪80年代初,共有33户150人左右。如今,仍生活在江下渚的原住户都是金氏、叶氏和许氏的后裔,共10户42人。曾经一段时间,江下渚村民的生活是艰苦的,如吃水问题。他们只能在灵江退潮时到灵江中取水,此时的江水略淡些,尔后,经明矾沉淀后方可食用。1983年,江下渚建起临海罐头厂,这里的群众才喝上自来水。

  四

  江下渚,曾一度被人们称为桃花岛。此地呈沙性,水分少,土层达六七米深,适宜植树及种旱地作物。清代时,江下渚已栽种桃树。民国时期,江下渚的“硬桃”已成为水果中的精品。新中国成立以后,江下渚的桃花曾两度出名。

  第一次在20世纪50年代初,下桥村村民张文辉开始从花街引进苋菜桃、夏白桃、蟠桃等桃苗,一次性栽种300多亩。每逢阳春三月,不少人就坐渡船过江去观桃花。

  第二次在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江下渚与陆地相接在一起,不少农民在江下渚种上宁波奉化水蜜桃300多亩。从那时起,临海桃花岛又远近闻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江下渚上桃树失宠,橘树面积达400亩左右。2000年后,橘树陆续被挖,改种各种蔬菜。桃花岛上没有桃花,这确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五

  星移斗转,流年似水。

  21世纪以来,江下渚又名声鹊起。那么,这里有哪些新景观呢?

  筑坝防洪。2006年11月开始,江南城区防洪工程建设列入临海议事日程,其中江下渚段是一座长1000多米、宽50米至70米、高4米至6米的纯泥土堤坝。为建大坝,当时拆除了临海罐头厂。2015年,防洪坝工程完工。目前,大坝上栽有樟树、银杏、水杉等100余种树木。同时,在绿树丛中建有儿童乐园、门球场、凉亭长廊等设施供人们游玩。

  移迁文物。大瀛洲文昌阁,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是一座有影响的古建筑,也是江下渚文脉的根。根据建坝需要,大瀛洲文昌阁从原处向西移50米左右,接着被一分为二。一是按原样建了一座高达三层的木结构的文昌阁。其南边10米左右处仍嵌着原清代石刻的“大瀛洲”三个大字。二是建了一座大瀛洲佛殿,内设赵元帅、魁星和文昌3尊神像和土地爷塑像,于2023年6月6日(农历四月十九)奉请进殿,佛殿门楣上方写有“大瀛洲佛殿”五个大字。为延续江下渚的历史,祖居江下渚的村民金孝川特在佛殿门口左右两边撰刻了一副“台州府外大瀛洲、临海下桥江下渚”对联,以此诠释旧时江下渚是属下桥。同时,金孝川还在江下渚的上渚尖旧址和原下桥至江下渚的老渡口旧址处,各竖了一块旧址石碑,以作纪念。一位文史爱好者,还随口留下一联:永安始丰灵江三江汇一渚、赵帅魁星文昌三神聚一殿。手机的百度地图上可找到大瀛洲佛殿。

  三花靓园。近年来,江下渚堤坝上建了3座林园:香樟林,面积达10多亩,有的树高10多米,春季开花时香气四溢;樱花林,2022年春栽种,约有4亩,3月放花时引蜂招蝶;梅花林,2023年春栽种,3亩左右,正月绽放时暗香浮动。

  水杉呈丹。从1985年起,临海连续两年在此种上水杉5.6万株。至今,还留存4万多株。逢春,绿波荡漾;遇秋,透红如枫。目前,林中建有7座小凉亭,无论是春天,还是秋天,总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相聚亭中,唱歌、拉琴或游玩、交谈。白鹭、珍珠鸟、红咀兰鹊等鸟类,常在林间飞跃。

  旧时,人们靠坐下桥渡船进出江下渚。如今,临江大道和七一河路以纵横布局穿过江下渚,从此将江下渚分成4个区块。北边的东西两块,建城防工程;南边的东南区块,建伟星城和江南春晓小区;西南区块,是已建的春江彼岸小区(巾山村城防工程安置房)和正在建的下桥村民公寓。

  这里说一说临江大道景观,它始于灵江一桥,并从大瀛洲南边穿过。此路中有一段取名为“条太街”(此名为临海土话,意为舒适),成为灵江南岸的新晋“夜生活”新地标,集运动、社交、露营于一体的临海全新网红打卡点。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浙ICP备06040867号 | 法律顾问:浙江全力律师事务所 李宏伟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