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万年历
您当前的位置 : 临海新闻网 >> 新闻 >> 临海新闻
字号:    [打印]

从“日落而息”到“越夜越火”

——看“夜溪望”IP如何带动乡村振兴

作者:杜欣娅  来源:临海新闻网  时间:2025年09月05日

  近段时间,每天傍晚5时,香年溪畔的路灯次第亮起,溪谷上的木舟、休闲椅座无虚席。暖光映着溪水,歌声交织着欢笑,渲染出一幅鲜活的夜间画卷。

  自今年6月底“夜溪望”IP启动以来,这个曾“日落而息”的乡村片区,正凭借丰富的业态与精细的守护,闪耀着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微光”。

  文娱之光:越夜越精彩

  “傍晚在这儿踩了踩水,上岸喝杯‘警茶’暖身子,现在泡在堰坝上看民警表演,身上的‘班味’都泡没了!”来自河北的游客高峰感慨道。8月27日晚,在江南·溪望谷的乐水谣片区,江南街道文艺轻骑兵携手派出所民警,将反诈宣传融入节目,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好看、好听、好玩的精彩演出。

  这派热闹景象,是江南·溪望谷三大夜游场景“微光魅力”的缩影。“夜溪望”IP,以6公里香年溪为脉络,串联起云水闲、梦幻谷、乐水谣三大片区,构建“一溪三境十景”游览格局,打造夜渔、星幕、竹筏舞、水中歌、星光船、幻光塔、水上市集等特色场景。这里打卡点位丰富,表演极具特色,不管是谁来,都能在这找到自己喜欢的玩法。

  在现有休闲娱乐项目基础上,江南·溪望谷还将继续深挖在地资源、创新文旅场景,“变着花样”给这里的夜生活增色添彩。

  “岙底罗区域的新民宿、非遗馆、数字创客社区,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这些项目落地,会吸引越来越多‘外来人’来到这里,甚至是选择在此长期旅居。”市社发集团文旅产业首席运营官舒坦介绍,“我们计划在岙底罗区域打造‘夜探古村落’项目——相较于现有的三大片区更为静谧,让游客能收获不同风格的夜游体验。”

  守护之光:流量变留量

  要让江南·溪望谷的“夜韵”长久兴旺,江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贴心守护是坚实支撑。

  暑期旅游高峰期,景区日均5000余人次的接待量让不少村民循着商机,做起了小生意。堆在步道的泳具和占了拐角的小吃摊,不仅堵了游客路,还让溪畔少了几分清爽,有游客直言:“想找块石头歇脚都得绕着走。”

  这难题没难住江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不搞“一刀切”禁摊,反倒划出12个公益摊位,搭好顶篷、接好灯,还让村干部、网格员守在市集,监督商品价格是否合理、食品是否新鲜。“以前摆路边总怕被劝离,现在摊位固定,收入也跟着涨,这样的好事我们肯定乐意!”摊主马春兰笑着说。

  摊位秩序好了,交通状况、安全保障工作也更好了:原本4米宽的乡村道路拓宽至6米,16名专职疏导员在车流中引导方向,游客再也不用愁堵在半路,或是绕圈找车位;“溪望警察小院”落地景区,民警动态调整巡逻路线,进一步织密安全防护网,对游客“事事有交代、句句有回应”。

  “我们要的不是一时热闹,而是让游客来了还想再来的‘长红’。”溪望谷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杰说,“接下来我们还会盯着细节优化服务,把‘安心’‘舒心’带进溪望谷的每一个夜晚,让这夏夜的光,既能留住人,更能暖到心。”

  共富之光:家门口增收

  随着“夜溪望”热度攀升,增收致富的“火苗”也同步延伸至沿线村民家门口——赚钱机会越来越多,日子也更有奔头了。

  上马村一家农家乐老板马希阳就是受益者之一。以前他家的农家乐主要做白天生意,晚上客流稀少,现在有了各类夜游活动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游客白天玩完水,还等着晚上继续看节目,就会特意来他家吃饭,不少人看完演出还愿意住下来。“现在晚上的桌位得提前订,住宿也经常满房,比以前多赚了不少!”马希阳算着账,对自家生意很有信心。

  不止是马希阳,沿线各村的村民都跟着沾了光:闲暇时在自家门口摆些农产品、泳具、小吃,就有不少游客过来问价、购买;景区增设的保洁和交通秩序维护岗位,优先吸纳本地人就业……这些低门槛、易参与的增收方式,真正将“夜游热”变成了“共富甜”。

  “8月以来,溪望谷的游客数已超20万人次,依托香年溪打造的共富水上广场、亲子梦幻主题乐园、青年潮流夜生活聚落这三大片区,一起发展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累计新增了550多个就业岗位,就业的村民每年人均能多赚3万多块钱。接下来,江南街道将以实际行动持续改善景区环境和服务质量,努力提升游客体验感,全力维护好溪望谷这张金名片。”江南街道党工委委员柴佳一说。

  如今,江南·溪望谷的亮化工程还在向幽谷深处延伸,正如“夜溪望”的边界不断拓展——它照亮的不仅是香年溪的夜晚,更照亮了乡村夜经济的新方向:不必追求城市的霓虹亮度,只需守住独有的自然温度,就能让“暗夜沉寂”的村庄,变成充满生机的“共富夜空间”。

  创一个溪望,兴一方产业,富一方百姓。这张蓝图正随着“夜溪望”的流光溢彩,在香年溪畔徐徐铺展。“溪望”可期,灯火长明。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微信公众号
  临海新闻
  国内新闻
  国际新闻
<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临海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刊登广告 | 联系方式 | 网站律师
临海市新闻网络中心主办 | 浙新办[2006]31号 |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3300008000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190050 | 浙ICP备06040867号
临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联系方式:电话:0576-89366753 电子邮箱:lhswgb@126.com